
【天极网笔记本频道】近些年,AMD在移动处理器市场的表现愈加出色,凭借着锐龙系列处理器的持续发力,成功打破了英特尔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其先进的制程工艺与创新的架构设计,让锐龙处理器在性能上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不过随着产品线的增多,愈发混乱命名也困扰着不少消费者。这几年AMD曾多次更改移动端处理器的命名方式,命名规则缺乏长期一致性,很多老处理器都套上了新“马甲”再次登场,导致消费者难以通过型号准确判断处理器性能、架构和定位。在最近盈利网,AMD又发布了一批“新品”,新增了锐龙100和锐龙10两个系列,为一批老型号套上了“马甲”。

其中锐龙100系列的核心代号为“Rembrandt”,最早出现在2022年发布的锐龙6000系列,后来还有一些被套了锐龙7000系列的“马甲”,比如锐龙7 7735H,它其实就是锐龙7 6800H的“马甲”。该系列基于6nm制程工艺打造,CPU为Zen 3+架构,集成RDNA 2架构的核显。目前已知的有5个型号,最顶级的是8核16线程的锐龙7 170,其实就是之前已经套过一次“马甲”的锐龙7 7735H,锐龙7 160则是锐龙7 7735U,其余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锐龙10系列则定位更低一些,其核心代号是“Mendocino”,最初诞生是2022年9月,命名为锐龙/速龙7020U系列,是整个AMD处理器家族中最低端的产品线盈利网,面向的是入门级市场与Chromebook设备。CPU部分采用的是Zen 2架构,GPU为RDNA 2,支持LPDDR5内存,目前有两款产品,分别是锐龙5 30和锐龙5 40,对应的是之前的锐龙3 7320和锐龙5 7520,都集成了Radeon 610M显卡。

AMD这次又来了波“新瓶装旧酒”的操作,多款处理器披上新“马甲”再次上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新名称刺激市场关注,为老产品带来新的销售契机,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无疑增加了一定的选购难度。原本可以通过型号快速了解处理器大致性能和定位的简单逻辑被打破,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电脑硬件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对比参数、查阅资料,甚至可能因信息不对称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当然盈利网,这次更新后,AMD移动端的产品线除了面向高端游戏本的锐龙9000系列外,基本都采用了新的命名规则,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各个产品线,包括锐龙10系列(Zen 2架构,锐龙7020系列“马甲”)、锐龙100系列(Zen 3+架构,锐龙6000系列“马甲”)、锐龙200系列(Zen 4架构,锐龙8040系列“马甲”)、锐龙AI 300系列(Zen 5架构,面向AI PC)以及锐龙AI Max系列(Zen 5架构,主要面向小型AI工作站),算是有了一套体系。不过,还是希望AMD能够较长时间沿用一套命名策略吧...不要总换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型号判断处理器的性能和档次。
聚合标签:
相关产品
网友评论
发布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